答:節能審查是指根據節能法律法規、政策標準等,對項目能源消費、能效水平及節能措施等情況進行審查并形成審查意見的行為。
答:節能驗收是工程竣工驗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指節能審查部門按照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有關規定和“誰審查、誰驗收”的原則,對其審查通過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在項目投入生產和使用前,檢查、核實節能審查意見落實情況的相關工作。
節能審查和驗收辦事指南
年綜合能源消費量1000噸標準煤以上或年電力消費量500萬千瓦時以上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建設單位應編制節能報告,并報請節能審查部門進行節能審查。
年綜合能源消費量不滿1000噸標準煤且年電力消費量不滿500萬千瓦時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涉及國家秘密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以及用能工藝簡單、節能潛力小的行業(具體行業目錄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制定公布并適時更新)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可不單獨編制節能報告。項目應按照相關節能標準、規范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或項目申請報告應對項目能源利用、節能措施和能效水平等進行分析。節能審查機關對項目不再單獨進行節能審查,不再出具節能審查意見。
政府投資項目,建設單位在報送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前,需取得節能審查機關出具的節能審查意見。
企業投資項目,建設單位需在開工建設前取得節能審查機關出具的節能審查意見。
(一)國家審批的政府投資項目
國家發展改革委核報國務院審批以及國家發展改革委審批的政府投資項目,建設單位在報送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前,需取得省級節能審查機關出具的節能審查意見。
(二)國家核準的企業投資項目
國家發展改革委核報國務院核準以及國家發展改革委核準的企業投資項目,建設單位需在開工建設前取得省級節能審查機關出具的節能審查意見。
(三)按年綜合能源消費量劃分
年綜合能源消費量10000噸標準煤及以上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其節能審查由省級節能審查機關負責。其他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其節能審查管理權限由省級節能審查機關依據實際情況自行決定。
江西省政策具體為:
省級審查權限:年綜合能耗10000噸標準煤以上(改擴建項目按照建成投產后年綜合能源消費增量計算,電力折算系數按當量值)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
市級審查權限、省直管縣和經開區節能審查權限:年綜合能源消費量5000-10000噸標煤(不含10000噸,下同)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
縣級審查權限:除了已明確的由省、市發改委負責的審查項目,其他年綜合能耗1000-5000噸標煤(或年電力消費量500萬千瓦時以上)項目;
(四)不單獨編制節能報告項目
年綜合能源消費量不滿1000噸標準煤且年電力消費量不滿500萬千瓦時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涉及國家秘密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以及用能工藝簡單、節能潛力小的行業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可不單獨編制節能報告。項目應按照相關節能標準、規范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或項目申請報告應對項目能源利用、節能措施和能效水平等進行分析。節能審查機關對項目不再單獨進行節能審查,不再出具節能審查意見。
(五)跨省級地區和打捆項目
單個項目涉及兩個及以上省級地區的,其節能審查工作由項目主體工程(或控制性工程)所在?。▍^、市)省級節能審查機關牽頭商其他地區省級節能審查機關研究確定后實施。打捆項目涉及兩個及以上省級地區的,其節能審查工作分別由子項目所在?。▍^、市)相關節能審查機關實施。
(六)區域節能審查范圍內項目
已經實施區域節能審查范圍內的項目,除應由省級節能審查機關審查的,節能審查實行告知承諾制。
(一)項目概況;
(二)分析評價依據;
(三)項目建設及運營方案節能分析和比選,包括總平面布置、生產工藝、用能工藝、用能設備和能源計量器具等方面;
(四)節能措施及其技術、經濟論證;
(五)項目能效水平、能源消費情況,包括單位產品能耗、單位產品化石能源消耗、單位增加值(產值)能耗、單位增加值(產值)化石能源消耗、能源消費量、能源消費結構、化石能源消費量、可再生能源消費量和供給保障情況、原料用能消費量;有關數據與國家、地方、行業標準及國際、國內行業水平的全面比較;
(六)項目實施對所在地完成節能目標任務的影響分析。
具備碳排放統計核算條件的項目,應在節能報告中核算碳排放量、碳排放強度指標,提出降碳措施,分析項目碳排放情況對所在地完成降碳目標任務的影響。
建設單位應出具書面承諾,對節能報告的真實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負責,不得以拆分或合并項目等不正當手段逃避節能審查。
節能審查意見時效
節能審查意見自印發之日起2年內有效,逾期未開工建設或建成時間超過節能報告中預計建成時間2年以上的項目應重新進行節能審查。
節能審查意見延期
項目在節能審查意見有效期內未開工建設,應在有效期滿前30個工作日之前,向出具審查意見的節能審查部門申請延期。審查意見延期的期限不超過1年。
節能審查重新辦理
節能審查意見超過有效期,且未及時辦理延期手續的項目,需重新申請辦理節能審查。
節能審查意見變更
通過節能審查的項目,建設地點、建設內容、建設規模、能效水平等發生重大變動的,或年實際綜合能源消費量超過節能審查批復水平10%及以上的,建設單位應向原節能審查機關提交變更申請。原節能審查機關依據實際情況,提出同意變更的意見或重新進行節能審查。
節能驗收時間
1)2023年6月1日之后建成的項目,在投產之前,要開展節能驗收工作。
2)在2023年6月1日之前通過節能審查,且具備節能驗收條件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應在 2024年12月31日前完成節能驗收工作。
節能驗收主體
項目建設單位為節能驗收主體單位,需對驗收內容、結論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負責。
節能驗收程序
對項目建設單位現場核驗。
具體為:
承諾制項目
實行告知承諾管理的項目,應對項目承諾內容以及區域節能審查意見落實情況進行驗收。
分期建設項目
分期建設、投入生產使用的項目,應分期進行節能驗收。
節能驗收抽查復核
未按相關規定進行節能審查,或節能審查未通過的項目,建設單位不得開工建設,已經建成的不得投入生產、使用。
未按相關規定進行節能審查,或節能審查未通過的項目,擅自開工建設或擅自投入生產、使用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由節能審查機關責令停止建設或停止生產、使用,限期整改,并對建設單位進行通報批評,視情節處10萬元以下罰款。
經節能審查機關認定完成整改的項目,節能審查機關可依據實際情況出具整改完成證明。不能整改或逾期不整改的生產性項目,由節能審查機關報請本級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規定的權限責令關閉,并依法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