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包含哪些,是否有界定標準”“因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結婚、生育等而增加的戶籍人員,能否認定為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應當明確政府對加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管理隊伍建設的責任”……
日前,《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草案)》公開征求意見。5月7日,畢節市大方縣九驛街道基層立法聯絡站組織轄區群眾召開意見征求會。經前期認真學習,大家在會上積極發言、各抒己見。
“原來立法離我們這么近,而且人人都能參與。村集體經濟和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關,大家都非常愿意參加意見征求會,對法律的修改完善提出建議。”九驛街道家園社區居民安良會說。
2021年7月,畢節市人大常委會被確立為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基層立法聯系點,通過不斷拓展群眾參與立法、表達訴求的途徑,為國家立法工作貢獻了畢節智慧與力量。
不久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修訂草案)》公開征求意見,畢節市人大常委會在赫章縣興發苗族彝族回族鄉立法聯絡站召開座談會,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踴躍建言獻策。
“老家人都說‘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沒想到法律修改還會征求我們意見,這讓我十分感動。希望法律在保障農村婦女土地權益方面再多些關心。”“外嫁女”張梅激動地說道。她的建議經畢節基層立法聯系點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
進行立法意見征求是堅持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實踐。“畢節市人大常委會以國家立法‘直通車’開通為重要抓手,積極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及時向國家立法機關及時傳遞原汁原味的基層聲音。”畢節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張萍說。
據介紹,畢節市人大常委會設立了34個基層立法聯系點,形成涵蓋政府部門、政法機關、社會組織、鄉鎮、村、社區等各行業領域的意見征求網絡,進一步暢通民意表達渠道,讓立法意見征求工作層次更多元,覆蓋更全面。
一條條反映民意、匯聚民智的建議,成了國家立法的源頭活水。截至目前,畢節基層立法聯系點先后就無障礙環境建設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濕地保護法等12部法律開展意見征集工作,向最高立法機關上報意見建議224條,其中18條被已公布實施法律吸收采納。
基層立法聯系點不僅是立法意見征集的重要窗口,更是普法宣傳的課堂。在百里杜鵑管理區普底鄉穎川村,每到中午12點,村里的大喇叭就會準時播放普法順口溜。
“把抽象的法律條文變成有趣的順口溜,村民一聽就懂。”普底鄉人大主席蒙毅介紹,平時還借助趕集、走訪等契機,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村民普法,不斷提升村民法律意識,營造全民學法良好氛圍。
“我們將持續推進基層立法聯系點建設,始終堅持在立法工作中傾聽民聲、尊重民愿,不斷完善征求意見機制,把國家立法‘直通車’開進群眾心里,讓法律法規載滿民意。”畢節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羅昌琪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