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是指與人民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投資項目在審批、實施前,對可能影響社會穩定的各類風險因素開展調查、分析、研究,科學預測、評估涉穩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及其影響程度,并提出有針對性的降低風險措施建議,為預防、化解可能引發的矛盾和規避、控制涉穩風險提供重要參考依據,是切實維護利益相關者合法權益,更好地保障和推動項目順利實施的重要舉措。
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的核心是以人為本,以人為本的關鍵在于風險調查。風險調查是風險識別、風險估計、風險等級判斷和制定風險防范、化解措施的基礎,涉及法律法規和各項方針政策,涉及民情民意和當地風俗習慣,涉及政府審批程序等諸多領域的各種問題,內容既寬泛,又特殊。
風險調查的方法包括觀察法、訪談法、文獻法、問卷法、實驗法等多種渠道和方式。眾所周知,問卷調查法是通過設計統一的問卷,讓調查對象逐一回答問題,進行了解情況或征詢意見的方法。
那么,如何做好問卷調查以及通過問卷調查反映被調查者的真實想法呢?
要對評估項目有一個深入的認識,只有充分了解了項目的具體信息,才能給之后的問卷設計提供豐富的素材,為之后的風險調查、風險識別打下結實的基礎。拿我們現階段評估最多的“工程建設類”項目為例,很多評估單位的評估人員,一拿到項目資料,不去深入研究項目的具體情況,而是搬出以往項目的調查模板,稍加修改就去進行所謂的問卷調查,而往往在這樣的調查過程中,當被調查對象問及項目具體信息的時候就顯得無言以對。
無論是什么類型的項目,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認識它,了解它,了解項目的選址,項目的產品、生產工藝、生產過程中涉及的所有原輔材料,項目周邊的人文、自然環境,項目運營產生的環境污染及其污染治理措施,項目有無歷史矛盾等等,其中項目的工藝、項目產品及原輔材料的理化性質尤為重要,只有根據項目工藝、產品和原輔材料的特點設計出的調查問卷才是最貼合實際的調查問卷,才是做好問卷調查的前提條件。
調查問卷設計的好與壞往往是一個調查的關鍵,甚至決定著整個調查的成敗。調查問卷設計時需注意以下幾點:
1、明確調查目的和內容。不同的項目有不同的特點,調查問卷不可能設計的千篇一律,問題的提出依賴于對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的目的進行透徹分析,每一個問題都應該有其特定的目的,因此,問題設計要具體,不能含糊,含糊的提問只能得到含糊的答案。設計問卷之前要明確調查的目的和內容,問卷設計應該以此為基礎。
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問卷調查最終目的是為了確定被調查者對評估項目的真實態度及其相關的利益訴求,問卷設計首先要圍繞“社會穩定”及“評估對象”兩大核心進行,從實際出發擬題,問題目的明確,重點突出,不能跑偏,也不能無中生有,不能把化工類項目的調查內容毫無緣由的放入政策類項目調查中去,更不能把穩評調查問卷設計成環評、安評調查問卷。
2、不要過多的假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作為評估人員,我們在深入了解項目的基礎上,也必然會無意識地對評估項目產生一種主觀上的臆想與判斷,我們不能把自己的主觀想法加諸在問卷設計中,主觀上默認了人們的一些知識、態度和行為,進行誘導性假設,無形上干擾了被調查者。
3、注意提問技巧。在問卷設計過程中,我們也經常會遇到一些敏感性的問題,這個時候,就必須要求我們在實事求是的前提下,注意提問的技巧,使問卷具有合理性和可答性,避免主觀性和暗示性,以免答案失真或加劇項目的敏感度。
4、通俗易懂。調查問卷應該讓被調查者一目了然,并愿意如實回答。問卷中語氣要親切,符合被調查者的理解能力和認識能力,避免使用專業術語,避免被調查者可能不明白的縮寫、俗語或生僻的用語。
5、問題數量不能過多。當問題的設計過多時,被調查者往往是不愿意回答的,他們或者直接拒絕,或者胡亂瞎填,有違我們調查的初衷。
6、問卷設計應結構合理、邏輯性強。問題的排列應有一定的邏輯順序,符合被調查者的思維程序。一般是先易后難、先簡后繁、先具體后抽象。
7、進行必要的試回答。調查問卷設計完成后,須投入一定的時間和精力進行問卷的試回答,站在受訪者的角度審核每一個問題,甄別所提出的問題是否令人迷惑、語義含糊不清,是否有引導得到某種答案等情況出現。
三、合理確定調查對象
調查對象是指與建設項目有利益關系,并能影響項目能否順利實施的各利益相關者,包括直接利益相關者和間接利益相關者。
穩評調查以直接利益相關者為主,一般包括受項目影響的居民、商鋪、企事業單位、屬地黨委政府和基層組織等等,尤其是其中的低收入群體和弱勢群體。但另一方面,社會是不斷發展變化的,項目的建設也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有施工期、運營期等不同階段,不同階段利益群體的劃分也不盡相同,這就要求我們要用動態的眼光去確定調查對象,而不能只著眼于眼前。
此外,調查對象的確定還應該具有全面性(覆蓋所有受影響的地區和對象)和代表性(年齡、職業、性別、民族、貧富等)
社會穩定風險評估風險調查小組的組建,應結合建設項目的具體特點,一般應包括下列人員:
1、建設項目資料收集者及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報告編撰者。
2、注意性別的平衡,至少應該包含1-2名女性參與。相對而言,女性更具有親和力,相較于男性而言,女性調查者在與其他女性及老年人交流時更有優勢。
3、一般應由40歲以上的調查人員擔任調查骨干,40歲以上人員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生活經驗,能夠很得體的處理調查過程中出現的各種不同狀況,同時,成熟的調查人員能夠增加被調查對象的親近感和信服力,是問卷調查順利實施的重要保障。
4、政策類及公益類項目穩評調查時,最好有一定數量的當地政府(包括街道、鎮機構)或社區基層組織工作人員參與,特別是那些對制定和執行減少負面影響實施方案有重要影響的政府職能部門工作人員,通過面對面的雙向交流,能夠讓政府工作人員更為直觀的了解民情民意。
五、注意現場溝通技巧
問卷調查時,現場調查人員的舉止和態度對調查對象的影響很大,因此,養成一種良好的調查態度是調查成功的關鍵之一:外表樂觀、自信,穿戴整潔、大方得體;堅持不歧視、不評判的原則;充分熟悉調查問卷;尊重他人。
問卷調查是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工作中的一種極為有效的調查方式,在向公眾介紹建設項目相關信息的基礎上,了解公眾對建設項目的意見和他們主要關心的問題,尤其是對直接受項目影響地區的人群進行意見征詢,以聽取和了解公眾對建設項目的看法、意見和建議。通過廣泛的公眾參與,可以實現項目建設單位、設計單位、評價單位和公眾之間的雙向交流和溝通,及時了解公眾關心的各項問題,以協助有關部門制定出優化的項目方案和切實可行的解決措施,使建設項目綜合考慮各方面意見,真正成為一項民心工程,確保建設項目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