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1
抽查對象以2018年以來審批的水土保持方案為重點,覆蓋了報告書、報告表、審批制和承諾制等不同類型。水保司對各省級水土保持方案審批部門審批的水土保持方案開展抽查,抽查總數不少于200個;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對本行政區內市縣兩級水土保持方案審批部門審批的水土保持方案開展抽查,原則上抽查總數不少于100個。
完善生態環保信用制度。全面實施環保、水土保持等領域信用評價,強化信用評價結果共享運用。深化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推動相關企事業單位依法披露環境信息。
為深入貫徹“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進一步調動社會力量參與水土流失治理的積極性,發揮水土保持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和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的支撐作用,經商財政部同意,水利部在總結以獎代補三年試點工作基礎上,決定在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建設中進一步推動以獎代補。
生產建設單位可以自行或者委托具備相應技術條件和能力的機構編制水土保持方案。
水行政主管部門、流域管理機構、技術評審機構等嚴禁向生產建設單位推薦或指定水土保持方案編制單位。
在以上背景下,培養一批了解水土保持相關政策、掌握水土保持方案編制、水資源論證、防洪影響評價等相關技術人員,對水土保持技術服務機構意義重大,對水土保持整體的市場也很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