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繳1500億!支持平臺經濟健康發展!102項重大工程擇示范項目引民間資本參與!國常會解讀來了
來源:中國證券報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6月1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支持民間投資和推進一舉多得項目的措施,更好擴大有效投資、帶動消費和就業;確定階段性緩繳中小微企業職工醫保單位繳費,加力支持紓困和穩崗;決定開展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部署緩繳行政事業性收費。
加大民間投資政策支持
會議指出,要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部署,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政府工作報告》總體思路、政策取向,立足當前穩增長,著眼長遠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抓住時間窗口,注重區間調控,既果斷加大力度、穩經濟政策應出盡出,又不超發貨幣、不透支未來,著力保市場主體保就業穩物價,穩住宏觀經濟大盤。
會議指出,擴大有效投資,要注重啟動既能補短板調結構、又能帶消費擴就業的一舉多得項目,調動各方積極性。民間投資占全社會投資一半以上,要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加大政策支持,用市場辦法、改革舉措激發民間投資活力。
國家統計局15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5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6.2%。其中,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1%,環比下降1.20個百分點。
“民間資本更有活力,代表著經濟的內生動力,但同時對形勢與政策的變化更為敏感。從前5個月的數據來看,民間投資放緩的幅度要大于整體投資,表明了民企對未來的信心不夠充分。”民生銀行研究院宏觀研究中心主任王靜文對記者表示。
王靜文進一步稱,此次國常會對吸引民間資本、擴大有效投資作出了專門部署,要求從項目層面、保障層面和金融支持層面等予以落實。特別是支持平臺經濟健康發展的表述,對穩定民企信心更有信號性意義。“民間投資在總投資中的比重接近60%,如果民資信心能夠穩固,將有助于激活內生動能,助力經濟企穩。”
對符合條件項目提供政府性融資擔保
會議明確了多個支持民間投資舉措。
一要在“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和國家明確的重點建設領域,選擇一批示范項目吸引民間資本參與。已確定的交通、水利等項目要加快推進,在招投標中對民間投資一視同仁,并盡快推出以工代賑具體措施。
二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民間投資手續辦理效率,將大項目納入地方重點項目庫并加強用地等保障。各地要保護民間投資合法權益,嚴格履行政策承諾。支持平臺經濟健康發展,支持民間資本發展創業投資。
三要鼓勵金融機構采用續貸、展期等支持民間投資。對符合條件的項目提供政府性融資擔保。抓緊推出面向民間投資的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項目。鼓勵民營企業市場化債轉股。
PPP專家、大岳咨詢董事長金永祥對記者表示,最近幾年融資難一直是限制民間投資的重要因素,國常會要求金融機構采用續貸等方式支持民間投資,若能有效落實,將會提高民間投資能力,擴大民間投資的規模。民間投資是效率最高的投資領域,從長遠講,保持政策穩定才能促進民間投資發展,使國家的總體投資更有效率,并持續推動國民經濟發展。
國家發改委投資司司長歐鴻此前公開表示,社會投資在全部投資中占大頭。現階段我國投資需求潛力仍然巨大,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擴大有效投資空間廣闊。有關部門將落實和完善社會資本投融資合作對接機制,促進社會資本重點項目落地實施。積極推動盤活存量資產,形成存量資產和新增投資的良性循環。推動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健康發展,督促回收資金加快用于新項目建設。
中國財政學會績效管理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張依群認為,支持民間投資項目參與REITs試點,是破解民間資本長期占用、提高資金周轉效率的重要舉措。有利于吸引民間資本參與政府基礎設施項目,提高其積極性,實現民間投資規范進入、有序退出,促進民間資本循環利用,為擴大有效投資、穩定經濟增長作出積極貢獻。
業內專家張建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多年來,大量固定資產投資已轉化為規模龐大的存量資產,但其中有相當一部分資產成為“沉睡”資產,亟待盤活。據機構估算,目前國內可盤活的存量基礎設施資產總量超過100萬億元,即使只對其中1%進行證券化,也有1萬億元規模的基礎設施REITs市場。
“鼓勵和支持對符合政策和條件的民營企業實施市場化債轉股,可以降低民營企業杠桿率和債務風險,優化公司治理機制,強化社會資本權益保護,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張建紅說。
在張建紅看來,債轉股對于解決民營企業融資、化解民營企業風險方面,也具有重要意義。對于出現風險的民營企業,企業需要把解困和發展相結合,積極斷臂自救,剝離非主業資產,集中精力緩釋風險,同時依靠企業外部力量開展救助工作,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市場化債轉股提供了一條幫助企業優化負債結構,完善公司治理的途徑。
會議強調,地下綜合管廊是城市“里子”工程,投資潛力大、帶動能力強,是一舉多得的代表性項目。要結合已部署的城市老舊管網改造,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科學規劃,加大政策支持,健全收費回報機制,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引導金融機構發放長期貸款,對項目主體發行信用債給予市場化增信支持。
“會議特別提到了城市管廊,這是目前少有的需要巨大資金的領域,也是提高城市品質的工程,做得好不僅可以穩投資,還可以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做好管廊投資,需要解決的難題也很多,必須統籌考慮,尤其是要突破既有的利益格局和推進費價制度改革。”金永祥認為。
巨豐投顧高級投資顧問謝后勤對記者表示,國常會強調吸引更多民間資本進入國家重大項目建設中,一方面可以解決財政壓力問題,另外一方面也能夠更好的帶動民間資本投資的積極性,預計未來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還有進一步打開的空間。其中重點提到地下管網的改造升級,這是一項既造福民生又能有效拉動經濟增長的項目,產業鏈上相關的管網企業也會充分受益。
開展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
會議指出,保住1.5億戶市場主體,就能穩住就業、保持中國經濟的韌性。為進一步助企紓困和穩崗,對符合條件的地區,允許中小微企業緩繳3個月的職工醫保單位繳費,規模約1500億元。政策實施要直達市場主體,免申即享。緩繳不影響醫保待遇,保持報銷比例和藥品品種穩定,確保應報盡報。
這是全力穩市場主體的又一項舉措。此前,政府決定將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5個特困行業緩繳養老等三項社保費政策延至年底,并擴圍至其他特困行業,預計今年緩繳3200億元。
會議決定,開展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把交通物流、水電氣暖、金融、地方財經、行業協會商會和中介機構等領域作為重點。各地各部門要在7-9月進行自查自糾,重點整治降費政策落實不到位、借疫情防控名義違規收費、收取明令取消的費用、強制捆綁搭售、亂檢查亂罰款等問題。對自查自糾要適時開展聯合檢查,嚴肅處理并曝光典型問題,用改革辦法建立長效監管機制。同時,各部門要有全局意識、同舟共濟觀念,系統梳理本領域涉及企業、個體工商戶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和保證金,原則上緩繳一個季度,不收滯納金。要制定和公布緩繳清單,并適時督查落實。
今年以來,甘肅、陜西、浙江等多地已經持續開展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行動。此外,自2018年機構改革以來,市場監管總局已連續4年開展涉企收費專項治理行動,累計退還企業120億元。
緩繳1500億!支持平臺經濟健康發展!102項重大工程擇示范項目引民間資本參與!國常會解讀來了
來源:中國證券報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6月1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支持民間投資和推進一舉多得項目的措施,更好擴大有效投資、帶動消費和就業;確定階段性緩繳中小微企業職工醫保單位繳費,加力支持紓困和穩崗;決定開展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部署緩繳行政事業性收費。
加大民間投資政策支持
會議指出,要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部署,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政府工作報告》總體思路、政策取向,立足當前穩增長,著眼長遠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抓住時間窗口,注重區間調控,既果斷加大力度、穩經濟政策應出盡出,又不超發貨幣、不透支未來,著力保市場主體保就業穩物價,穩住宏觀經濟大盤。
會議指出,擴大有效投資,要注重啟動既能補短板調結構、又能帶消費擴就業的一舉多得項目,調動各方積極性。民間投資占全社會投資一半以上,要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加大政策支持,用市場辦法、改革舉措激發民間投資活力。
國家統計局15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5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6.2%。其中,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1%,環比下降1.20個百分點。
“民間資本更有活力,代表著經濟的內生動力,但同時對形勢與政策的變化更為敏感。從前5個月的數據來看,民間投資放緩的幅度要大于整體投資,表明了民企對未來的信心不夠充分。”民生銀行研究院宏觀研究中心主任王靜文對記者表示。
王靜文進一步稱,此次國常會對吸引民間資本、擴大有效投資作出了專門部署,要求從項目層面、保障層面和金融支持層面等予以落實。特別是支持平臺經濟健康發展的表述,對穩定民企信心更有信號性意義。“民間投資在總投資中的比重接近60%,如果民資信心能夠穩固,將有助于激活內生動能,助力經濟企穩。”
對符合條件項目提供政府性融資擔保
會議明確了多個支持民間投資舉措。
一要在“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和國家明確的重點建設領域,選擇一批示范項目吸引民間資本參與。已確定的交通、水利等項目要加快推進,在招投標中對民間投資一視同仁,并盡快推出以工代賑具體措施。
二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民間投資手續辦理效率,將大項目納入地方重點項目庫并加強用地等保障。各地要保護民間投資合法權益,嚴格履行政策承諾。支持平臺經濟健康發展,支持民間資本發展創業投資。
三要鼓勵金融機構采用續貸、展期等支持民間投資。對符合條件的項目提供政府性融資擔保。抓緊推出面向民間投資的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項目。鼓勵民營企業市場化債轉股。
PPP專家、大岳咨詢董事長金永祥對記者表示,最近幾年融資難一直是限制民間投資的重要因素,國常會要求金融機構采用續貸等方式支持民間投資,若能有效落實,將會提高民間投資能力,擴大民間投資的規模。民間投資是效率最高的投資領域,從長遠講,保持政策穩定才能促進民間投資發展,使國家的總體投資更有效率,并持續推動國民經濟發展。
國家發改委投資司司長歐鴻此前公開表示,社會投資在全部投資中占大頭。現階段我國投資需求潛力仍然巨大,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擴大有效投資空間廣闊。有關部門將落實和完善社會資本投融資合作對接機制,促進社會資本重點項目落地實施。積極推動盤活存量資產,形成存量資產和新增投資的良性循環。推動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健康發展,督促回收資金加快用于新項目建設。
中國財政學會績效管理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張依群認為,支持民間投資項目參與REITs試點,是破解民間資本長期占用、提高資金周轉效率的重要舉措。有利于吸引民間資本參與政府基礎設施項目,提高其積極性,實現民間投資規范進入、有序退出,促進民間資本循環利用,為擴大有效投資、穩定經濟增長作出積極貢獻。
業內專家張建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多年來,大量固定資產投資已轉化為規模龐大的存量資產,但其中有相當一部分資產成為“沉睡”資產,亟待盤活。據機構估算,目前國內可盤活的存量基礎設施資產總量超過100萬億元,即使只對其中1%進行證券化,也有1萬億元規模的基礎設施REITs市場。
“鼓勵和支持對符合政策和條件的民營企業實施市場化債轉股,可以降低民營企業杠桿率和債務風險,優化公司治理機制,強化社會資本權益保護,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張建紅說。
在張建紅看來,債轉股對于解決民營企業融資、化解民營企業風險方面,也具有重要意義。對于出現風險的民營企業,企業需要把解困和發展相結合,積極斷臂自救,剝離非主業資產,集中精力緩釋風險,同時依靠企業外部力量開展救助工作,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市場化債轉股提供了一條幫助企業優化負債結構,完善公司治理的途徑。
會議強調,地下綜合管廊是城市“里子”工程,投資潛力大、帶動能力強,是一舉多得的代表性項目。要結合已部署的城市老舊管網改造,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科學規劃,加大政策支持,健全收費回報機制,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引導金融機構發放長期貸款,對項目主體發行信用債給予市場化增信支持。
“會議特別提到了城市管廊,這是目前少有的需要巨大資金的領域,也是提高城市品質的工程,做得好不僅可以穩投資,還可以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做好管廊投資,需要解決的難題也很多,必須統籌考慮,尤其是要突破既有的利益格局和推進費價制度改革。”金永祥認為。
巨豐投顧高級投資顧問謝后勤對記者表示,國常會強調吸引更多民間資本進入國家重大項目建設中,一方面可以解決財政壓力問題,另外一方面也能夠更好的帶動民間資本投資的積極性,預計未來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還有進一步打開的空間。其中重點提到地下管網的改造升級,這是一項既造福民生又能有效拉動經濟增長的項目,產業鏈上相關的管網企業也會充分受益。
開展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
會議指出,保住1.5億戶市場主體,就能穩住就業、保持中國經濟的韌性。為進一步助企紓困和穩崗,對符合條件的地區,允許中小微企業緩繳3個月的職工醫保單位繳費,規模約1500億元。政策實施要直達市場主體,免申即享。緩繳不影響醫保待遇,保持報銷比例和藥品品種穩定,確保應報盡報。
這是全力穩市場主體的又一項舉措。此前,政府決定將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5個特困行業緩繳養老等三項社保費政策延至年底,并擴圍至其他特困行業,預計今年緩繳3200億元。
會議決定,開展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把交通物流、水電氣暖、金融、地方財經、行業協會商會和中介機構等領域作為重點。各地各部門要在7-9月進行自查自糾,重點整治降費政策落實不到位、借疫情防控名義違規收費、收取明令取消的費用、強制捆綁搭售、亂檢查亂罰款等問題。對自查自糾要適時開展聯合檢查,嚴肅處理并曝光典型問題,用改革辦法建立長效監管機制。同時,各部門要有全局意識、同舟共濟觀念,系統梳理本領域涉及企業、個體工商戶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和保證金,原則上緩繳一個季度,不收滯納金。要制定和公布緩繳清單,并適時督查落實。
今年以來,甘肅、陜西、浙江等多地已經持續開展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行動。此外,自2018年機構改革以來,市場監管總局已連續4年開展涉企收費專項治理行動,累計退還企業12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