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氣爽,走進貴州省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湖水清澈見底,湖中水草豐茂。“水變清了,山變綠了,鳥兒更多了,依托草海周圍有利的氣候條件,我們通過發展蘋果、西藍花、辣椒等種植業,讓村民錢袋子‘鼓’了起來!”面對走訪調研的縣紀檢監察干部,該縣草海鎮同心村村主任周原高興地說。
從排水造田、過度捕撈、違法建設問題突出,到通過退耕還湖、治污凈湖、造林涵湖等綜合治理,貴州省各級相關紀檢監察機關緊盯威寧草海生態領域整改情況,壓緊壓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截至目前,威寧草海保護區退耕還湖6萬畝,造林涵湖4.35萬畝,立足草海周圍“天然涼棚氣候”和良好生態環境優勢,在周邊規劃建成7萬畝蔬菜基地,帶動7000余群眾增收致富。
優良生態環境是貴州最大的發展和競爭優勢,貴州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立足“監督的再監督”職能定位,做實做細日常監督,推動全省各級各部門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用鐵的紀律守護綠水青山。該省紀委監委印發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以清單方式明確各級黨委、政府承擔的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聚焦中央、省委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及巡視巡察、日常監督等發現的問題,該省紀委監委開展專項監督檢查,建立監督任務臺賬和問題臺賬,督促各方如期完成整改。
圍繞生態環保領域的堵點痛點,貴州省紀檢監察機關深入一線,面對面了解相關政策落實情況和群眾訴求,靶向監督推動問題解決。位于貴州省銅仁市梵凈山腳下的江口縣云舍村,之前由于存在違規亂建、污水直排等問題,當地旅游產業發展受到影響。江口縣紀委監委結合巡視巡察、日常監督發現的問題,探索建立“兩點一線監督法”,緊盯責任部門履職履責堵點、干部作風問題等,深入一線開展監督,發現并推動整改污水直排河中、垃圾處理不及時、違章建筑較多等問題56個,督促相關責任部門健全完善城鄉污水排水管網設施建設、“垃圾兌換超市”創新管理、集中清理整治違法用地違法建設行為等制度機制。如今的云舍村,亭臺水榭、花海田園與傳統古寨交相輝映,游人絡繹不絕。
貴州省積極發揮派駐機構監督“探頭”作用,緊盯相關職能部門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落實情況,通過定期聽取情況匯報、走訪調研等方式,不斷強化日常監督。今年以來,省紀委監委派駐第十九紀檢監察組結合被監督單位省生態環境廳工作實際,組建聯合監督檢查組深入銅仁市、六盤水市等地開展專項監督檢查,發現存在農村污水治理不到位、污水處理設施運行不正常等問題。通過召開問題反饋會議、書面移交問題清單等方式,督促省生態環境廳抓好問題整改,建立完善農業農村污染治理、農業生產清潔化和產業模式生態化等制度機制。
為發揮監督檢查作用,貴州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持查辦一起案件、完善一套制度、解決一類問題,督促案發單位和地區回到“事故現場”查原因、找漏洞、建制度、強基礎,采取有力措施抓好以案促改。針對遵義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大沙河旅游景區開發中違規審批、整改進展滯后等問題,遵義市紀委監委利用被查處典型案例深入組織開展“一案一整改”,督促道真自治縣制定出臺《道真自治縣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工作考核辦法》《道真自治縣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責任劃分實施意見》等,并定期開展“回頭看”督查制度落實情況。
“做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篇大文章,必須持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貴州省紀委監委相關負責同志表示,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將持續督促推動生態環保突出問題整改,壓緊壓實各級各部門生態環保政治責任,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充分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